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新聞 >

    茅臺鎮產量普遍嚴重下滑 天災還是人禍

    2015-06-05 08:3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5月29日,一則來自朋友圈的消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該消息稱“今年茅臺鎮遭受到史無前例的產量下滑,普遍產量都不好。

    其中茅臺酒廠,往年三次酒平均班產量有17噸左右,今年只有七八噸。三次酒,茅臺酒廠五百多個班組,每個班組少出了近十噸酒,全廠一年少出5000噸酒。

    國臺酒廠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而前兩年投資進入茅臺鎮的娃哈哈,三次酒十甑才能出五六百斤酒。”

    實際上,在行業深度調整的壓力下,茅臺鎮產量問題時有媒體提及。2014年11月,就有媒體報道稱,茅臺鎮五成中小酒企面臨停產,當時停產的原因,主要歸結于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醬酒需求急速萎縮,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由此選擇不下沙(即停產)。

    而此則消息則直指茅臺、國臺等茅臺鎮龍頭企業,其真實性到底怎樣?如果是真的,其原因究竟為何?隨后,記者進行了調查。

    事實:產量普遍嚴重下滑

    記者就茅臺、國臺等企業今年產量下滑一事求證了茅臺鎮當地酒廠負責人、專家以及茅臺酒廠員工等共計8人。對此現象,8位均承認了今年茅臺鎮酒廠普遍第三次出酒率極低的事實。

    而在具體數據方面,某業內知名人士表示,往年茅臺第三輪次一噸能產150斤左右的酒,而今年也就60斤左右。而據一位當地酒協人士透露,今年茅臺鎮酒企減產是明顯存在的現象,減產主要是第三次取酒出酒率急遽下降。他表示,最低的甚至一噸只出酒20多斤。

    一位接近國臺的當地人士告訴記者,國臺往年三次酒每噸大概出酒140斤左右,今年也就只有100斤左右,“國臺是民營企業,在機制上比較靈活,及時發現了問題,并進行了調整,但是,依然達不到一般水平。”該人士表示。

    “總體來說,茅臺鎮投產的企業,今年的產量可能會在去年投產的基礎上再減少80%!而剩下的20%都會調整產能計劃。”有茅臺鎮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原因:罕見極端天氣造成

    為何茅臺鎮企業會出現普遍出酒率不高而導致減產現象呢?在采訪中,所有人士均將原因指向了今年極端異常的天氣。

    記者采訪獲知,今年4-5月,茅臺鎮氣候極為不穩定,除晝夜溫差大,氣溫驟升驟降頻繁之外,暴雨、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頻繁出現,氣候的變化對于微生物的影響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般來說,氣候、溫度、原料、工藝直接影響著白酒出酒率,醬香型白酒本身出酒率就低,常有五斤糧食一斤酒的說法,在天氣異常,溫度、濕度無法達到利于發酵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堆積的情況下,出酒率一定是有影響的。”有專家告訴記者。

    記者查閱仁懷市最近五年4月的天氣記錄發現,2011年--2014年4年間,仁懷市4月的天氣都相對穩定,最高氣溫會逐步攀升到30多度,大部分時間晝夜溫差不超過10度。

    但是2015年的情況就有所不同,數據顯示,今年四月,仁懷一度從1日最高32°氣溫,驟降到7日最高10°氣溫,隨后氣溫又快速回升到30°,到23日左右再度驟降到最高14°。

    除此之外,在氣溫回升階段,早晚溫差也一度達到15°。茅臺鎮距離仁懷約10公里,雖然具體數據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溫度大起大落是今年茅臺鎮釀酒人最明顯的感受。

    “到現在早上的溫度也只有10°左右,中午會熱一點,白天氣溫逐漸升高后微生物好不容易開始聚集和繁殖,但夜間溫度驟降,微生物就會死掉。”當地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說。微生物菌群直接影響了當地三次取酒的出酒率。“這是我做酒近50年以來都沒有遇到過的情況”老工人搖著頭告訴記者。

    雪上加霜?還是積極調整?

    天氣造成的三次酒產量急遽下降,似乎只是天災,但記者采訪所知,茅臺鎮產量下滑從2014年就已經出現征兆。

    而就在2012年下半年以來,茅臺鎮就開始涌入大大小小的投資,其中包括娃哈哈這樣的巨頭在2013年宣稱投資150億元進軍醬酒產業,隨后各路資本掀起了一輪快速的擴產運動,而這些投資的項目大多是在2014年開始投產。

    關鍵詞:茅臺鎮 酒企 醬酒  來源:微酒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星子县| 清涧县| 顺平县| 盐池县| 荔波县| 买车| 图木舒克市| 萨嘎县| 安宁市| 益阳市| 辽宁省| 榆林市| 永丰县| 洛浦县| 万载县| 武宣县| 花莲市| 汤阴县| 花莲市| 曲周县| 承德县| 玉环县| 垦利县| 双辽市| 密云县| 涿鹿县| 鄢陵县| 济阳县| 贞丰县| 河北区| 胶南市| 祁连县| 营口市| 灵璧县| 大悟县| 桂东县| 鸡西市| 阿荣旗| 孝昌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