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力壓之下,相對“茅五劍”,親民的二、三、四線白酒也在展露提價的苗頭。記者昨日采訪廣東幾個酒企都被告知,目前正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為了對沖原料、人力等價格的上漲,不排除會在今年對價格做適當的調整。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大眾酒由于不存在類似“茅五劍”的稀缺性,市場競爭較為充分,即便提價,也會顧及渠道庫存和銷量的情況。
二線和地域性品牌已行動
此前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水井坊、劍南春等國內知名白酒企業,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漲價后,二線酒企提價的苗頭也已顯露。
繼去年12月9日勁酒公司發函指因“包裝成本上漲40%,物流成本上漲30%,藥材成本上漲20%,勁酒的生產成本超出了公司承受范圍”而決定對旗下系列產品全線提價后,今年3月1日,紅花郎系列核心聯盟商價格也正式宣布實施調整,其中紅花郎(10年)上調20元,紅花郎(15年)上調40元和60元。
作為醬香白酒的典型二線品牌,紅花郎此番提價無疑給了行業又一次提價的信號。
事實上,準備提價的白酒企業不在少數。主營小糊涂仙的珠江云峰酒業一位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正在跟全國經銷商提這個事情。
“我們本身價位偏低,不存在類似五糧液那種價位回歸說。主要還是原材料和人力資源成本在漲,提價是大趨勢。”據其透露,預計將在今年中下旬漲價,以對沖成本壓力。
另一個廣東區域性品牌的代表廣東石灣酒廠也在考慮提價的問題。
“我們注意到一些品牌去年已經連續3- 4次提價,其實我們漲價壓力也很大。包括紙盒、紙箱、玻瓶等包材都在漲,實際成本確實在加大。”石灣酒廠集團營銷總經理蔡壯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在其看來,整個行業有提價苗頭已經是比較明確的。具體到石灣酒廠,還是會從自身的經營壓力和市場競爭壓力,通盤考慮再做決定。
會否提價還得看品牌力和渠道掌控力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部分二三線品牌欲跟風漲價,與去年強勢一線品牌漲價,且從目前來看整體效果還不錯有一定關系。
以 五 糧液 為 例 ,其2016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逾700億,同比增長8%;貴州茅臺最新發布的業績預告,更是表示其2017年一季度營收有望增長25.38%,凈利潤預計也將增長15.92%。
為此,多個機構認為,這樣的數據不但印證了優勢白酒公司的漲價潮正逐步轉化為利潤,也為其他白酒的發力創造了條件。有廣東酒類協會專家就指出,未來區域酒調整價格是必然,這與產品市場定位也有關系。目前一線品牌高端產品提升售價,給了二三線品牌升價空間。
而朱丹蓬指出,二三線品牌,或者一些地域性品牌要提價,還是有其底氣,即人員、市場、原料成本都有明顯上升。但對于他們來說,提價還是得看自身的品牌力與渠道掌控力是否夠好。此外,關鍵的一點還須看自身去庫存的情況怎么樣。
“如果2017春節去庫存的情況很好,那么可能會有提價的空間,如果經過春節去庫存后,渠道上還是很 擁擠 ,則建議還是要對漲價采取慎重的態度,否則可能會一敗涂地。”朱丹蓬最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