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端啤酒市場為主導,越來越多的國際啤酒品牌開始了新的戰略調整。百威英博中國區超高端品牌副總裁徐嘉宏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百威英博在中國額外增長的銷售額里面,超高端進口酒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對比上年同期,約有40%以上的額外增長來自于進口酒。“在整個啤酒行業增速減緩的時候,這是我們實現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
受益于高端啤酒產品線的還有嘉士伯,在2016年年報中,嘉士伯方面表示,得益于樂堡品牌和1664 Blanc的強勁增長,嘉士伯集團在中國的高端品牌組合增長了8%。高端品牌的推動與低價產品的減少,使得其運營利率有所提高。有機構研報也表示,隨著進口啤酒及高端產品消費的逐漸增加,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或將進一步占據優勢。
資本整合助力國際品牌謀變
除了進口啤酒于高端產品線,近年來,依托并購調整等措施,眾多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上進一步整合其資本布局,從而尋求更為穩定的市場份額。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日本啤酒企業朝日或將轉讓其持有的青島啤酒19.99%H股股份。盡管青島啤酒方面隨后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朝日集團方面未就股權轉讓的可能性進行評論,但這一消息仍引發了行業對于啤酒巨頭間資本整合的一系列思考。
實際上,國際啤酒品牌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資本調整正不斷加速。2016年,百威英博同南非米勒達成收購協議,但受到中國市場反壟斷監管的限制,華潤啤酒收購了薩博米勒所持49%華潤雪花股份,使得華潤雪花成為華潤啤酒旗下全資子公司。
而排名第一的百威英博與排名第二的南非米勒聯合后,百威英博將占據世界市場份額的30%以上,有觀點稱,占據高端產品線先發優勢的百威英博也有望進一步拓展其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嘉士伯也在借力資本并購完成其在中國市場優勢資源的覆蓋。自2003年起在中國市場開始陸續收購在華啤酒品牌和業務后,2013年,經過長達十年的數次收購,嘉士伯對重慶啤酒的持股達到60%。嘉士伯廣東分公司授權重慶啤酒銷售和生產樂堡及克倫堡1664產品系列,重慶啤酒也成為嘉士伯在中國西南市場的生產和營銷平臺。
有研報指出,隨著產能布局的到位,嘉士伯在中國西南市場的占有率也到達了55%,在高端市場的地區優勢初步形成。相較于中國本土啤酒企業,進駐中國的兩大國際啤酒企業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在盈利能力和品牌溢價能力上均存在較大優勢。海外啤酒企業毛利率高,品牌溢價能力體現在噸酒收入上也遠遠高于中國本土啤酒企業。
不過,國際啤酒品牌的強勢進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內啤酒行業順勢而為,積極謀變。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隨著海外品牌的入駐,以及國內啤酒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內、外因齊發力將促使中國啤酒企業放棄過去的價格戰戰略,注重產品與品牌的升級,經營戰略也轉向產品結構升級,致力于提高經營效率。
可以預見,國產品牌同國際品牌的競逐,也將推動行業調整不斷走向縱深化,對于國產品牌而言,也或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