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白酒行業的飛速發展戛然而止。受“三公消費”限制政策、行業產能過剩、國內外經濟下滑、產業結構不合理、運營模式老舊而且單一等一系列因素影響,白酒行業進入下行周期并且開始了深度調整。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經銷商庫存壓力巨大,煙酒店閉店潮一波接一波,不少經銷商、煙酒店老板開始陷入困惑:白酒行業還有未來嗎?
有業內人士指出,本輪行業調整有別于以往,除了罕見的政策因素和周期性的系統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白酒行業的運營模式單一,過于依賴高端消費和團購模式,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經銷商或煙酒店往往不能及時轉型大眾消費,即時消費和終端消費,從而無法適應行業的發展趨勢而失去競爭力。名煙名酒店有可能成為繼小型經銷商和煙酒店老板之后第二輪崩盤的渠道。
創新,不二法門
幸運的是,白酒行業并沒有因為身陷困境而停止探索和創新。垂直電商、酒類O2O等新興模式越來越多走入行業視野并逐漸被接受, 1919酒類直供作為模式創新的典型代表被業內所推崇。據了解,1919早在2006年就開始了精細化會員管理模式的嘗試,目前,1919已經構建了酒類行業最龐大的消費者會員體系及數據系統,其零售銷售占比超高,不依賴公關團購和大客戶開發。因此,1919不但沒有受到本輪行業調整的影響,反而逆勢增長,成為最大的行業“黑馬”。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6年最初的3家門店開始,到2013年的43家門店,再到2014年實現開店130余家,1919一路狂奔。如果說2014年是1919的擴張元年,那么2015年,1919將急速加快這個“攻城掠地”的擴張步伐,在中國版圖上插滿旗幟。1919董事長楊陵江滿懷信心地向記者表示,2015年1919線下門店將增至600家。
新年伊始,1919便開始行動了!繼標志著1919進攻華南地區的廣州寺右新馬路店盛大開業后,華北區的北京馬家堡西路店、華東區的杭州慶春路店也于昨日盛大開業。除此以外,上海宣化路店,天津黃河路店,安徽太和店也將于近期開業。從月初開始,1919便已經在華中大區鄭州增開3家新店、西安2家新店,加上華北青島店、北京中關村店,還有西南大區20多家新店,1919已全面掀起了全國開店潮。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有1919合作商選擇了在春節期間開業,這位合作商向記者表示,春節雖然大家都在休息,但做酒水零售生意的店面生意不會受影響,從1919已開店一年以上的門店的歷史銷售數據可看到,這些門店在春節期間生意一直都很好,所以不用擔心賠本,就怕開店時間晚了。
勝出,必有所長
在酒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么大家還熱衷于投資1919呢?顯而易見,精明的投資者們已經看準了1919的巨大利潤空間。
從1919的招商資料上可以看到,1919在2014年的平均客單價為686.4元/單,而客戶的重復購買頻率高達62%。如果以60平方米的店面來計算,五年合作期內,合作者總投資(包括保證金)100余萬元,稅后純收入預計可達100萬——647萬元,總投資回報率預計可達104%——647%,年化投資回報率最高可達213.04%,同時在1919合作期內補貼費用最高可達123萬元。這也就意味著,這幾年來,1919所開的門店不虧反賺,而也正是如此高收益的門店,才吸引了眾多的商家前來投資合作,促成了大家對1919的狂熱以及其瓜分全國的宏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生物界的自然規律,但也同樣適用于今天的白酒行業。那些必須依靠較高毛利潤才能運轉的、市場運轉速度慢的、沒有自己的終端的、依賴信息不對稱的、依賴于區域獨占的傳統酒商都會死掉。為今之計,只有審時度勢,接受改變,勇于創新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