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貴州茅臺股價突破2100元,再破歷史記錄,距離其站上2000元大關僅過了兩天。截至今天收盤,貴州茅臺報收2140元,漲幅1.9%,總市值2.69萬億。
消息面上,據茅臺發布的2020年度生產經營情況公告顯示,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7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預計實現凈利潤4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 左右。
而隨著茅臺股越漲越高,市場分歧也在加大。微博大V@茅臺900元真不算高表示,2019年、2020年是白酒的投資大年,貴州茅臺分別漲了102.97%和70.33%,但估值的抬升遠遠超過了業績的增長。貴州茅臺2020年的凈利潤增長不過10%,但股價漲幅卻是凈利潤增長率的七倍,即便按2021年凈利潤15%增長計算,目前貴州茅臺的動態市盈率也達到了50倍。
同時,他認為,白酒行業是確定性的增長,但也是極為明顯的高估值,這是市場極為充沛的流動性在支撐著這個高估值。今年再期盼白酒大漲是不現實的和危險的,期待以時間消化估值是理性的,所以今年投資白酒行業應該小心謹慎。
不過,劵商機構則紛紛看多茅臺。華泰證券表示,公司持續推進生產能力建設,高渠道利潤指示下游需求保持強勁,看好直銷渠道占比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結構調整等對均價的拉升,業績將保持長期穩定增長,上調目標價至2296.25元。
中金公司更是上調目標價至2739元。在中金公司看來,作為高端龍頭,公司擁有行業強定價權,未來有望繼續分享中國高端消費擴容。預計在顯著的渠道價差下,公司隱含的長期提價期權仍然確定。
事實上,茅臺股大熱背后是醬酒板塊的持續升溫。此前,談起醬酒,首先被考慮到的是以茅臺為首的貴州酒企,但目前看來,醬酒的勢力范圍早已不斷擴大,除貴州醬酒大本營市場外,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醬酒消費氛圍已經形成,北京、河南、山東、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廣西等省份醬酒市場開始跟進,其他省份的醬酒消費也遍地開花。
眾所周知,醬酒熱的背后是中國酒類消費升級對于高品質白酒的市場需求擴大,其次是醬酒背后的產區概念不斷成熟推動了醬酒品類發展,直接原因是茅臺的高價值屬性得到消費者不斷認可,從而推動了醬酒的持續走熱。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遭受疫情沖擊和行業調整雙重壓力下,很多企業暫停了調價計劃,但茅臺醬酒系列酒、習酒、郎酒、國臺、金沙、釣魚臺等醬酒品牌輪番漲價,有些漲幅甚至高達50%。由此至少可以判斷,處在一二線的醬酒品牌體現了很好的抗壓能力。
業內普遍認為,在茅臺的強勢引領,再到醬酒品牌的集體崛起,都會讓醬酒產業在2021年繼續高歌猛進。與此同時,醬酒品類的高利潤性,自帶溢價能力和高市場培育支持受到經銷商群體歡迎;醬酒品質的稀缺性,自帶金融屬性,越存越值錢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不過,業內也指出,從完善產品結構來看,醬酒是不可獲取的補充品類,但是由于醬酒目前存在過熱趨勢,并且優質品牌比較稀缺,所以消費者依然要理性看待醬酒,同時也要理性消費。對于醬酒企業而言,要加強消費者教育,同時嚴格監管產品質量。在市場方面也要加強監管,不可急功近利,從而損害消費者利益。
當前,醬酒熱的熱潮顯然已經達到了井噴之像,但在經濟學原理中,一旦成為眾人皆知的熱點,便往往預示著開始走向下一個周期,從巔峰滑落,不知醬酒熱是否適用這個規律,未來這場熱潮又將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