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電商 >

    電商真的會成為過去式嗎?

    2015-05-12 15:41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最近,馬云低調入京,親自站臺重組七大業務板塊,并展望五到十年后,阿里系賴以發家的電商業務,將可能退出主角的舞臺。為實現102年的企業夢想,阿里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它可能是本土服務、可能是大數據產業、也可能是影視或金融。總而言之,對于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思維,電商正在成為過去式。

    馬云無疑是一個高超的戰略家、演說家,而如今他所處的平臺和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量,又會將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倍增式地放大。馬云善拋“奇談怪論”而又每每被得以驗證,2013年“董明珠和雷軍十億豪賭”之際,電商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對賭之際,代表互聯網力量的馬云最后選擇支持代表實體經濟的董明珠,也可見馬云清楚地知道,僅有互聯網沒有“+”,互聯網什么也不是。

    再回到電商這個話題,客觀而言,電商的頂峰是在2013年的“雙十一”。整個市場,無論是人氣還是財氣,抑或是輿論導向,都在向著有利的方向匯集。2014年的“雙十一”,雖然公布的銷售結果再創新高,但質疑和指摘之聲不絕于耳,電商在一飛沖天之后,已凸顯亢龍有悔之意。

    站在2015,再來討論電商會不會過時這個話題,似乎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時機。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先弄清楚,電商是什么。電商是互聯網嗎?或者它是互聯網的一種形式?仔細想想,其實這兩者它都不算不上,用現在最流行的說法,電商充其量只能算是“‘互聯網+’購物”的組合,這就像2008年,“鯊魚皮”穿在了菲爾普斯而不是其他人身上,所以才有8塊金牌,7項世界紀錄的史冊彪炳。

    自從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互聯網+”概念后,營銷界持續熱議“互聯網+”的前世今生,電商作為其突出代表,為什么在“互聯網+”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突然有了累覺不愛的感覺了呢?

    低價,是電商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劣勢。“互聯網+”如果是簡單的拼接,只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過去的某種商業行為中,在風險評估和新鮮體驗階段過去后,任何商業模式必須要給使用者持續使用的理由,而低價就是一個最直接、最具顯性化的手段。低價在降低使用門檻、提高消費性價比上的作用不言自明,但是持續的低價讓簡單拼接的商業模式缺少了持續優化的動力。

    而今天的電商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用免費吸引賣家,用低價吸引買家,來創造一個足夠大的市場,再用品牌的更替解決誰來持續低價的問題。電商的發展,實際上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草根品牌活躍期、淘品牌活躍期、傳統品牌活躍期。從現在的趨勢看,阿里希望持續接力低價市場的品牌階段還有兩個:海外品牌期、國際奢侈品期。2014年雙十一試水“海外淘”就是一例。

    只不過老外的思維和中國人有點不一樣,低價在老外的營銷里還多出了其他的意思,尤其是奢侈品不會輕易放下價格的身段,要把這兩個階段玩好,馬云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老外也不傻,不會放著白花花的銀子不賺。阿里有這么大一個市場,人家會不會為中國“定制化產品”來適應中國的低價市場也未可知,用馬云的口頭禪就是:萬一實現了呢?所以,今天的阿里既要向海外品牌傾斜,按既定戰略往前走,又要加快轉型布局,為未來贏得時間。

    以平臺式的發展模式而言,缺少提供增值和控制服務標準的能力,以價格為手段,電商成為過去式,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電商真的會成為過去式嗎?

    我們先看大型超市的發展歷程,以“天天平價”打市場的沃爾瑪教會了我國的超市從業者資源整合的重要性,當初那個氣勢,直殺得多少小店主夜不能寐。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從最初的價格殺手到一站式購物、再到今天的一站式休閑,商超的形態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商品價格其實也是一路走高的。今天去超市買東西的人,仍然肯定遠遠多于去小店購物的人。

    所以,一種新的渠道如果只能提供低價,它也必將被低價打敗。

    后來跟著拼低價的小店也想明白了,靠近商超的就賣差異,靠近小區的就賣便利,價格賣得比商超貴,小日子一樣過得挺滋潤。

    改革開放以來,除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供銷社、門市部、百貨大樓,已經悄無蹤影,四十年來,完全消失的渠道還真沒有,包括大街上自產自銷賣狗皮膏藥的大叔們。

    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任何渠道的誕生,都是滿足了當時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技術手段,都有其必然的合理性。除非生活方式發生突變(一般這是一個漸變式的長期過程),或者技術手段發生質的升級,一個渠道才有可能成為過去式。

    電商要擺脫成為過去式的陰影,核心還得在于自我的升級。雖然馬云在近期講話中還不忘揶揄劉強東,從可持續的角度來看,我還是認為京東的配送模式要優于天貓的平臺模式。在低價較量完成之后,企業之間的勝負對決,取決于誰能將消費體驗做得更細,誰就能將消費者持續留在這個平臺。馬云2014年就一直在提電商的“小而美”,可落地執行上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顯然,京東在一點上有著先天的優勢。

    從這一個層面來看,阿里的業務套路更像是在做一個國家,所以只能抓大放小;京東更像一個蹲下身子做服務的企業,所以愿意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最近很多企業都在提匠人精神,很多做營銷的人也在提,匠人精神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工作職業化,把營銷的思維手藝化,鉆下去,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大師一樣要求自己,像小學生一樣訓練自己,把商品本身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極致,才可能像歐洲奢侈品牌一樣,從一個手工作坊做成百年企業。

    黃潤霖:職業營銷培訓師,14年實體渠道的銷售管理經驗,著書《用數字解放營銷人》,個人微信號:hrlandhyx;QQ:478717751

      關鍵詞:平臺電商  來源:《銷售與市場》  黃潤霖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香港 | 乐平市| 漯河市| 呼和浩特市| 新宁县| 鹤庆县| 剑阁县| 晋宁县| 延寿县| 同德县| 肥东县| 同德县| 白山市| 玉林市| 麟游县| 湘阴县| 陆丰市| 丰台区| 彩票| 涞水县| 阿克| 同德县| 冕宁县| 怀柔区| 甘泉县| 南溪县| 台山市| 桓仁| 繁峙县| 成都市| 太谷县| 唐河县| 托克托县| 将乐县| 潜山县| 林口县| 乾安县| 红河县| 民权县| 礼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