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公司 >

    復盤茅臺40年:1068噸到4.3萬噸 巨龍如何騰飛?(2)

    2018-05-28 08:1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從1975年袁仁國以知青身份進入茅臺酒廠工作,至今已有43年。1998年,彼時已過不惑之年的袁仁國毅然帶領茅臺投身市場博弈,同一時期,他的一篇文章在全國酒界引起轟動,并在日后對茅臺、乃至全行業影響深遠。在這篇名為《迎接文化酒時代的春天》的文章中,他前瞻“文化酒時代的來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并預判“文化酒時代的來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

    “回頭來看,推動茅臺快速發展的秘密武器,就是文化。”袁仁國說,“我們趕上了中國和平崛起的大時代。一個大國崛起的標志,不僅僅體現了經濟的硬實力上,還體現在文化軟實力上,而國酒茅臺,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是文化自信的一個國家符號。”

    龍躍長河,上市騰飛

    若將時光的鏡頭鎖定在世紀之交的中國,地處偏遠的貴州省一個更為偏遠的地方茅臺鎮,你會看到一群為了國酒茅臺上市而殫精竭慮、奔波忙碌的身影。

    在距離省城20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上,總有懷揣著做大做強夢想的茅臺人風塵仆仆的足跡,來來回回的弧線終于劃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宏大版圖上。這個百年民族品牌后來在資本市場躍上的巔峰,似乎從那些不懈的奔走中詮釋出了某種必然性。

    在季克良的回憶中,1999年,時任貴州省省長的吳亦俠召集貴州大型企業開會討論上市事宜。但對于偏遠山區省份貴州來說,很多企業領導尚摸不著頭腦,不知上市為何物。那時西南一隅的貴州對于上市還延續著心照不宣的配額制,當時的茅臺領導班子抓住了機遇,幾經周折從另一家企業手里爭取到了這張難得的資本市場入場券。

    季克良感嘆道,知道了上市的重要性,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扎扎實實準備了兩年多的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袁仁國回憶說,1999年公司的努力很快得到了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回應,一份《關于同意設立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的省政府紅頭文件下發到相關各方。在黔北赤水河畔的公司總部,人們的熱情被點燃,公司將躋身中國資本市場一搏,這個消息激動人心。

    組建工作甚為緊迫。隨即,由大股東貴州茅臺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發起人,聯合貴州茅臺酒廠技術開發公司、貴州省輕紡集體工業聯社、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北京市糖業煙酒公司、江蘇省糖煙酒總公司、上海捷強煙草糖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這8家公司成為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最早的股東。

    2001年7月的最后一天,“貴州茅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600519”,國酒逐鹿資本市場的歷程由此開始。從那天開始,以2.5億股的股本起步,貴州茅臺開始了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藍籌公司典范的不平凡里程。

    歷史給了茅臺一個難得的機會和舞臺,在茅臺成功上市之后不到4個月,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WTO的決定,標志著中國長達15年復關和加入WTO進程的結束。

    最初的貴州茅臺,注冊資本為1.85億元,對比今天茅臺突破萬億市值的巔峰,你會驚奇的發現資本市場讓茅臺實現了怎樣的破冰起航。

    2017年,茅臺集團實現營收764億元,而上市前的2000年其銷售收入約16億元,17年時間,這一數字增長了近48倍。無需任何詞匯形容,這一百年民族品牌在資本市場創造的奇跡,都在這串數字里。

    慶祝上市的喧嘩過后,似乎一切歸于平靜,茅臺人繼續默默經營自己的百年釀酒品牌。股價長達數年的橫盤,鮮有投資人問津。

    王者往往能夠忍受漫長的孤獨。習慣孤獨的茅臺人并不在意,繼續干著老祖宗千百年傳下來的釀酒活兒。

    “貴州茅臺這塊金字招牌我們是從老祖宗的手里接過來的,這四個字浸透了以前那些古老家族儒商精神的精髓,告訴今天的茅臺人質量和誠信是最為寶貴的東西,這些精神的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超越了我們釀的美酒。”袁仁國說,公司不去耍小聰明,不去打股民手里資金的主意,這才是中國企業最該遵守的基本原則。

    “就像勞斯萊斯堅持用手工打造一樣,貴州茅臺堅持用最為古老的釀造和窖藏方法,這是貴州茅臺品質的保證。”袁仁國找了一個恰當的比較對象。對存放5年的古老方法,許多到公司來考察的投資者都表示不理解,為什么要等5年之后再拿到市場上,而不是現過現獲取收益呢?袁仁國坦陳,早幾年貴州茅臺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缺乏所謂的“彈性”,確實嚇退了不少遠道而來的投資者。

    “不是茅臺傻,而是不想追求那樣一種聰明。”袁仁國詼諧地表白。

    2006年是一個轉折之年,頗具慧眼的投資人驚奇地發現,資本市場上還有一只尚未被發掘的璞玉——貴州茅臺。2006年美國《商業周刊》評估,茅臺品牌價值達到13.2億美元,在中國價值最高的20個品牌中位列第8,這是中國酒類企業率先進入前十的品牌。

    在知名國際媒體推出的各種高規格的評定中,茅臺總是作為中國經營狀況最好的企業之一,與眾多世界知名企業比肩而立。2010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茅臺再次入選,位列第358名,超越了日本東芝、中國寶鋼等知名企業。美國《福布斯》雜志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茅臺居中國食品行業飲料類企業前列,遙遙領先。CCTV“年度中國最具價值上市公司”評選,茅臺連年入圍。

    2001年上市之初到2006年初這段時間,沉寂的貴州茅臺,跟后來鳳凰涅槃般燦爛起舞的貴州茅臺,猶如一枚金幣的兩面,互為映襯。這一時期,在許多國有企業面臨改制困境之時,茅臺作為傳統工業產業卻在21世紀初的幾年里獲得了近乎跳躍式的發展和壯大。

    2003年,茅臺迎來了發展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這一年,茅臺酒終于完成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的心愿,突破萬噸大關。

    巔峰之后是下一個巔峰。2010年5月21日,一個為國酒茅臺在未來繼續騰飛創造空間的搬遷計劃正式啟動。赤水河畔,工程機械的大規模忙碌作業在茅臺古鎮的歷史上從未有過,一片片嶄新的廠房、庫房拔地而起,昔日與廠區交錯的凌亂建筑被陸續拆除……這次歷史性的轉變,在日后給國酒茅臺以及這片土地帶來了更為令世人驚嘆的奇跡。

    2010年的成績單,不啻是對這一時期跨越式發展的總結:全年公司共生產茅臺酒及系列產品基酒32611.75噸,同比增長11.42%;實現營收116.33億元,同比增長20.30%;營業利潤71.61億元,同比增長17.86%;實現凈利潤50.51億元,同比增長17.13%。

    這一年的年底,已在茅臺工作了35年之久的袁仁國接任茅臺集團董事長,正式成為茅臺集團的“掌門人”。

    進入“十二五”后,貴州省政府決定重振貴州酒業,茅臺則肩負著重要的使命。2011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用5到10年時間,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努力實現“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一看三打”戰略。圍繞這一戰略,從茅臺鎮到下游的二合鎮,長達30多公里的赤水河谷地帶,一棟棟依山而建的白酒廠房拔地而起。

    在日后的發展中,作為貴州省工業十大振興產業之一,白酒產業受到了貴州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如今,由國酒茅臺引領的黔酒,早已成為中國酒業版圖上最不容忽視的一顆明珠。

    逆市而上,巨擘崛起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周期性規律,白酒也不例外。

    業界喜歡以2003年為起點,定義中國酒業發展史上的“黃金十年”。2012年,隨著中央出臺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加之其他原因,“黃金十年”戛然而止。行業轉向漫長的調整期后,中國白酒企業經歷了過去十余年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在外需不穩、內需偏弱的嚴峻形勢下,中國白酒行業遭遇了周期性瓶頸、渠道變革、互聯網沖擊、消費轉型等系列問題,行業繼續深度調整,全國白酒產銷量繼續下滑,利潤增速變為負增長。在全球市場,釀酒行業的低迷甚至波及了國際酒業巨頭,帝亞吉歐、保樂力加等跨國酒企的銷售額、凈利潤等指數均出現下滑。

    如同1998年那次背水一戰的改革一樣,茅臺集團進行了營銷模式的轉型。“反腐拯救了茅臺”,在2012年的公司股東大會上,袁仁國表示,茅臺要做的就是轉變消費群體,必須由公務消費向大眾消費轉型。這一轉型的成效頗為顯著,在茅臺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表示,茅臺酒“公務消費從 32.5%下降至 0.13%”。

    還有更大的成效。在全行業一片哀鴻之中,茅臺創造了不降反升、逆勢增長的奇跡,2013年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0%。這一年,茅臺集團主導產品的銷售量、利稅總額、利潤、稅金、人均創利稅、人均上交稅金、股票總市值、品牌價值等,均高居中國白酒行業榜首。

    2015年,在茅臺的成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舊金山市市長李孟賢宣布,將每年的11月12日定為舊金山“貴州茅臺日”,以勉勵其為舊金山的歷史文化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一百年前的1915年,茅臺酒第一次走出國門,在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亮相。裝在深褐色陶罐內的茅臺酒,既土氣又不起眼,無法吸引評委們的注意。急中生智的中國代表,將一瓶茅臺酒擲于地下,頓時酒香四溢。茅臺酒因此一鳴驚人,奪得金質獎章,開啟了一段中國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百年傳奇。

    那時的人們自不會想到,誕生于深山河谷的茅臺酒,在一百年后會成為一個民族走向世界的文化符號。今天,位于舊金山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舊址已成歷史遺跡,當年在此地亮相的產品林林總總,但能從當時讓人新奇的鄉間作坊制品一路成長為中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族品牌,并踏入全球競爭的行列——茅臺顯然是鳳毛麟角。

    從貴州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國酒茅臺的精湛釀制,在全球市場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聲譽。今天的茅臺不僅位居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列,亦是全國白酒行業中,創下唯一獲得國家一級企業、國家企業管理最高獎“金馬獎”和兩次榮獲全國質量獎于一身的企業。

    2017年4月10日,茅臺股價沖至394元/股的歷史新高,總市值4949億元人民幣,首次超過全球酒王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業界稱之為歷史性的一幕。2018年1月15日,被認為是酒行業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茅臺市值突破萬億,再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2018年5月,茅臺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開端,李保芳正式出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代)。

    自2015年8月出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兩年9個月時間里,李保芳大力推動茅臺多項變革:穩定飛天價格,規范茅臺市場、整頓經銷渠道,加強市場管控、加碼電商渠道,祭出云商戰略、發力醬香系列,夯實腰部市場、尋求跨界合作,戰略混改添活力、挖掘子公司潛力,瞄準千億集團。這位懷揣巨大使命的新掌門人將開啟怎樣的新時代,業界為之期待。

    “茅臺的今天,來之不易。”李保芳壯志滿懷,“2018,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我們加速實現千億企業集團夢想的決勝之年。以改革凝聚共識,以奮進激發能量,拼搏不息將是我們對40年崢嶸歲月最好的致敬。”

    悠悠赤水河,從茅臺鎮蜿蜒而過,沉淀歲月的醇釀,也見證著茅臺在新時期攀上巔峰的艱辛。改革開放40年,國酒茅臺在此間不斷創造奇跡,為印證中國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而茅臺的答案是什么?

    “翻開茅臺的歷史,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拼搏史、奮斗史。建廠之初一窮二白,創業艱辛無處不在。”正如李保芳所說,“從王紹彬、李興發、周高廉、鄒開良到季克良,沒有一代又一代的茅臺人艱苦卓絕的努力與奮斗,茅臺怎么可能從幾間小作坊成長為今天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烈性酒企業?”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見證極不平凡的奮斗史。當1978年茅臺扭虧為盈、輕裝上陣,從那一刻開始,與充滿希望和變革的改革開放同步,前進中的中國和前進中的國酒茅臺,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赤水河畔為國酒奮斗的人們,以智慧和魄力,以果敢與篤行,涉險灘、破堅冰,帶領茅臺不斷走向巔峰。

    奮斗的精神之光從歷史深處傳來,依然照亮著今天的國酒人,一個“千億茅臺”的藍圖正徐徐展開。

    關鍵詞:茅臺 發展史  來源:酒業家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尚志市| 平顺县| 德兴市| 垦利县| 西宁市| 密云县| 防城港市| 横峰县| 台中市| 互助| 盘锦市| 盐边县| 建水县| 正定县| 泊头市| 姜堰市| 镶黄旗| 航空| 喀什市| 武威市| 郴州市| 东台市| 思茅市| 来凤县| 榆树市| 鱼台县| 门头沟区| 济南市| 临潭县| 保定市| 雅江县| 清涧县| 黄平县| 东安县| 石棉县| 凤冈县| 彩票| 凌云县| 九江市| 乐东|